6月13—14日,由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国气候现实项目联合主办的第二届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会议主题是“低碳创新 绿色未来——榜样的力量”,与会中外代表围绕低碳创新、全球气候治理、气候变化国际合作、绿色经济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理事长曾培炎、美国气候现实项目创办人阿尔•戈尔分别发表致辞。
曾培炎在致辞中指出,气候变化事关全人类共同命运和福祉。2015年底巴黎气候大会取得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成果。中美携手合作,对《巴黎协定》的顺利签订发挥了关键作用,充分体现了大国责任和担当。两国在气候议题上持续进行高级别、常态化的交流磋商,效果不断显现。应对气候变化是国际社会面临的共同任务,同时在世界经济低迷的情况下也是一项有效应对措施。中国在实施“十三五”规划中,积极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主动承担与自身国情、发展阶段和实际能力相符的国际义务,坚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以坚定的决心和积极的行动落实《巴黎协定》。
中方代表认为,中美两国气候变化领域的合作向国际社会传递积极信号,应对全球气候变化需要各国携手合作。做好应好气候变化不仅需要极大的政治决心,也需要依靠市场和技术的力量。中美两国地方政府、各类企业、大学、智库等层面充分合作,可以充分发挥各类机构特长,交流分享各自探索经验和最佳实践,不断夯实两国合作民意基础。通过两国地方政府、企业方面的紧密合作,可以自愿建立应对气候变化实操层面伙伴关系,多方面尽早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美方代表认为,应对气候变化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重大问题,应重点依靠创新力量,发挥民间组织作用,加强国际合作,努力使应对气候变化取得更为有效的成果。
作为第二届绿色经济与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会议的平行论坛,世界自然基金会(WWF)与气候现实项目6月13日正式启动战略合作。双方将在推动气候变化教育、气候领导力和传播等方向开展合作。
WWF与气候现实项目共同希望通过民间组织自下而上的推动,提升公众、商业领袖和政府官员在气候变化行动方面的参与能力和领导力,支持中国在推动能效提升、可再生能源应用、空气质量改善等方面更为积极地采取行动。双方战略合作由WWF中国项目执行总监李琳和气候现实项目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Kenneth Berlin共同启动。来自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研究与国际合作中心等机构嘉宾共同见证了这一合作。
与此相呼应,WWF邀请气候现实项目以及各参与嘉宾以“低碳转型:民间的力量”为主题,就中国能源转型与绿色经济等议题展开讨论,分享并探讨了民间组织在气候变化领域如何发挥更为积极的影响力,推动和帮助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和实施减排政策,激励企业更好地实现低碳转型,动员公众参与低碳消费选择。作为WWF与“气候现实项目”战略合作的内容之一,“气候现实领袖训练营”随后于6月15日拉开帷幕。
(孙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