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嘉妮;周逸安;徐慧莹;乔飞扬;陈妤晴;王馥楠;邹心怡;黄皓旻;范丽雅;叶代启;
工业源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人为源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VOCs治理和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重要抓手。本研究通过对现有污染源分类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对排放因子进行更新和本土化,建立了2019—2024年我国工业源VOCs排放清单。结果显示:2019—2024年,我国工业源VOCs控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排放量呈小幅波动下降趋势。2024年,我国工业源VOCs排放量为1 444.59万t,较“十三五”末的2020年下降3.8%。工业涂装、油品储运、有机溶剂储运、石油炼制、天然气传输、印刷、基础化学原料制造、涂料、油墨、颜料及类似产品制造和焦炭生产行业,共约占2023年工业源VOCs排放总量的70.9%,是需重点关注的排放源。在空间分布上,2023年,华东地区排放量最大,占全国工业源VOCs的39.4%;广东省、江苏省、山东省和浙江省是全国工业源VOCs排放量排位前4的省份,共约占全国的37.4%。
2025年05期 v.47;No.278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5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23 ] - 袁雪晴;王体健;王婷婷;曲奕川;杨好;
自2013年《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我国空气质量显著改善。本研究基于2013—2020年大气环境监测数据,系统评估了我国空气质量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健康效益。结果表明:(1)2013—2020年,除O_3以外的主要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显著下降,PM_(10)和PM_(2.5)的全国人口加权平均质量浓度分别降低了46.80%和47.95%;(2)华北平原空气质量健康指数(AQHI)降幅最大,健康风险改善最为明显;(3)政策实施期间,PM_(10)、PM_(2.5)、NO_2和SO_2暴露导致的超额死亡显著减少,基于国家一级标准,其中全因死亡率分别下降71.89%、62.24%、93.02%和99.59%,心血管疾病超额死亡率分别降低了66.19%、54.61%、91.43%和99.51%,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率分别降低了79.56%、72.95%、94.86%和99.71%。本研究为评估我国大气污染治理的健康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对进一步完善环境健康政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5年05期 v.47;No.278 11-21+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0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6 ] - 高锐;陈醇;毕方;任艳芹;李云凤;
臭氧(O_3)作为光化学反应的关键产物,其生成受太阳辐射、气温、云量等环境条件显著影响。本文分析了影响我国O_3形成的光热、水汽和地理地形条件,揭示了不同区域O_3污染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与地理气象因素的复杂关系;剖析了我国现行O_3标准评价体系在实施中存在的适用性有待优化、人体健康与农业影响评估不足的问题;提出了开展系统性和综合性研究、统筹人为排放和天然排放的综合管控、全面评估O_3对农业和人体健康的影响以及差异化制订并动态调整O_3标准等建议。
2025年05期 v.47;No.278 22-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9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 ] - 杜晓惠;张众志;唐伟;钟雪芬;陈益明;李洋;于扬;孟凡;
本研究运用气象—空气质量模型模拟系统(WRF-CMAQ),对福建省湄洲湾石化基地现状、规划近期及规划远期情景下的大气环境进行模拟,评估不同减排情境对PM_(2.5)和O_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规划近期、远期情景使湄洲湾及周边区域O_3和PM_(2.5)浓度上升。石化基地规划近期、远期情景对莆田市PM_(2.5)平均增量为0.47~1.30μg/m~3,对泉州市为0.41~0.97μg/m~3;对莆田市O_3日最大8 h平均增量为2.22~14.43μg/m~3,对泉州市为2.16~5.40μg/m~3。远期情景下O_3和PM_(2.5)浓度增幅显著高于近期。
2025年05期 v.47;No.278 29-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9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3 ] - 王丹丹;王超;欧阳振宇;刘勤亚;吴成志;
本研究通过回顾复杂地形条件下大气环境风险预测模型的应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并从典型气象场构建和源强等效处理方面对有较成熟应用基础的CALPUFF模型进行了改进,得到符合《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 169—2018)要求的可考虑复杂地形的大气环境风险预测模型。采用改进的CALPUFF模型对我国西南地区某典型丘陵地区项目的环境风险案例进行了预测实验,并与CHARM模型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改进的CALPUFF模型可以反映风险物质在周边地形中的扩散规律,模拟结果与CHARM模型结果基本接近并略有保守,可为复杂地形下大气环境风险预测提供方法参考。
2025年05期 v.47;No.278 3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71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6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1 ]
<正>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为推动建设更加有效、更有活力、更具国际影响力的全国碳市场,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了两个主要目标:到2027年,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基本覆盖工业领域主要排放行业,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实现重点领域全覆盖;到2030年,基本建成以配额总量控制为基础、免费和有偿分配相结合的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成诚信透明、方法统一、参与广泛、与国际接轨的全国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形成减排效果明显、规则体系健全、价格水平合理的碳定价机制。
2025年05期 v.47;No.278 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1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 ] -
<正>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空气质量是污染防治攻坚战最直接、最普惠的指标。根据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最新监测数据, 2024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PM2.5)平均质量浓度降至29.3μg∕m~3,同比下降2.7%;全国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到87.2%,同比提升1.7个百分点;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下降至0.9%, 3项约束性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目标。
2025年05期 v.47;No.278 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0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5 ] - Alan Bond;Dirk Cilliers;Francois Retief;Reece Alberts;Claudine Roos;Jurie Moolman;吴成志;马煊怡;
关于人工智能(AI)在环境影响评价(EIA)中可能发挥的作用,包括在研究中的作用,存在诸多不确定性。AI大型语言模型(LLM)聊天机器人有可能提高EIA研究的效率,但其输出结果可能引发担忧。本文研究了使用LLM聊天机器人对聚焦于AI在EIA中应用的文献进行评论性综述时可能节省的时间。通过结合使用Chat GPT和Elicit,对与AI在EIA中应用相关的文献进行了评析,识别出12个关键问题,并在3天半内实现从初步构思到完成本文。本文制定了一项协议,以帮助研究人员验证通过Elicit(或其他机器学习工具)提供的证据,这也是本文的一个新成果。通过3位同行评审员的评论,能够更客观地反思LLM聊天机器人输出的可信度、时间节省的合理性及未来在这种情况下应用LLM聊天机器人所需的研究。
2025年05期 v.47;No.278 97-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58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2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4 ] -
<正>编制背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和《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的相关要求,建设项目发生可能导致环境影响显著变化(特别是不利环境影响加重)的重大变动时,应当重新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环评文件经批准后方可申领辐射安全许可证。核技术利用建设项目尚未制定重大变动清单,缺少具有行业特点的判定依据。
2025年05期 v.47;No.278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2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3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4 ] <正>《环境影响评价》杂志由重庆市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部环境工程评估中心联合主办,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环境影响评价专业委员会、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环境影响评价行业分会协办,前身为1979年创刊的《重庆环境科学》,于2013年9月改刊发行。办刊目标是为构建科学决策、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的环评管理体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成为环评成果的展示窗口、环评技术的交流平台、环评理论的创新摇篮和公众参与的沟通桥梁。《环境影响评价》是一本涵盖环境影响评价与环境科技领域的综合性学术期刊,主要刊载环保法律法规标准研究、环评管理及政策解读、环评专业技术探讨,以及环境科技新理论、新成果、新技术、新方法。杂志作者群主要为一线著名环评专家学者及管理人员,杂志内容充分反映了相关专家学者在环评行业的最新研究成果,代表了我国环评领域专业群体的声音,对于环评从业人员以及注册环评工程师考试人员具有很高的学习借鉴价值。
2025年05期 v.47;No.278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3K] [网刊下载次数:0 ] |[阅读次数:1 ] |[引用频次:0 ] |[下载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